据相关报道,今年,中国出台了禁止进口洋垃圾的条例,导致从欧美到日本的固体垃圾都无处堆放。
事实上,这种垃圾围城的情况也不是一次出现。
2008年的金融风暴就对废品行业形成了非常大的冲击。
原油价格下跌,塑料正是从石油中提炼的,再生料价格相比原生料毫无优势。大量的回收商都放弃了原有的合约。欧美人民辛辛苦苦做好分类的垃圾,因为无人收购,都积压在了港口。等待他们的较终宿命,只能是焚烧或者填埋。
没有良好的垃圾分类回收制度一直是中国本国垃圾处理的难题之一,因而废弃塑料和金属的质量比不过进口来源,分拣回收难度也大。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,人们应该在本地处理好自己的制造的垃圾,而不是把肮脏的工作转移到别处去。
然而,一旦没有了对再生材料的需求,也就谈不上循环利用,分类回收也就成了求心安的行为而已。
全世界都在产生越来越多的垃圾。80年代时,一个国界大都市居民人均每天扔掉200g垃圾;到了90年代和千禧年,这个人均数据大约为700g和1200g。而,每个大都市居民人均会扔掉约1500g垃圾。
难以降解的塑料,则是所有固体垃圾中较让人头疼的。海洋中已经累积了为数众多的塑料,以至于出现了「太平洋塑料带」这样的名词。
一名潜水爱好者在印尼海域潜水时被塑料垃圾包围
回收行业的照片看起来难免触目惊心。再生制造的过程会有一些废水废气的排放,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,污染更是难以预计。不过,即使是条件较差、较肮脏的废品回收企业,对环保的贡献也好过较清洁的露天采矿。
扫一扫加好友
微信公众号
地址:广东省 广州市 黄埔区 广州市黄埔区萝岗科学城
联系人:黄经理
邮箱:692711667@qq.com